姜怀定

在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作为新中国的同龄人,我分外感到激动和喜悦!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充分体会到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真正的体会到了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通过学习和回顾,我感到我们新中国的建立确实来之不易。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由于清王朝的腐朽和没落,我国逐步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为改变落后挨打、民不聊生的悲惨命运,多少仁人志士曾为之不断地奋起和抗争。虽然先后有过“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和“实业救国”等等,甚至还出现过“太平天国”和“义和团”等群众运动,但一次次都失败了。尽管后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结束了我国历史上长祝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积贫积弱的现状,人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唯有俄国“十月革命”送来了马列主义,1921年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才逐渐有了希望,出现了曙光。特别是在伟大领袖毛泽东及其战友周恩来和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正确领导下,无数先烈在革命的道路上抛头颅、洒热血,通过“南昌起义”和“秋收暴动”,拿起枪杆子走上“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走符合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革命才有了新的起色。然而,革命的道路是曲折、复杂和漫长的。由于反动势力的强大,加之年幼的中国共产党还不够成熟,犯了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不得不于1934年走上了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之路。在“遵义会议”上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之后,中国革命才有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后来,在中央红军胜利抵达延安之后,中国革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壮大,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最后,又经过“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击打败日本侵略者;而后又与蒋介石反动集团进行了殊死斗争,用三年多的时间,打败蒋家王朝的数百万军队,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这是何等的伟大啊!

新中国建立70年来发生的巨变,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在全国迅速消灭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取得抗美援朝胜利的同时,逐步恢复了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顺利取得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伟大成就。“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等等,打下了坚实的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基础。直至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40多年的努力奋斗,我国国力剧增,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高。这一切的一切无不说明了,都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的。换一句话说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二、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我于1949年2月出生在上海的一个贫苦的工人家庭,出生后不久就迎来了全国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所以,我是名副其实的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一直与新中国同命运、共成长。从1956年读小学开始,在毛主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题词的号召下,通过向革命的先辈们和英雄人物学习,不断地激励自己,一直到高中,我始终积极努力,先后加入少先队和共青团,在党和国家、学校的关心照顾下,得以健康成长和进步。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当年我家人口多、收入少,全靠父亲每月60多元的工资维持,生活很困难。正是因为有了党和国家对工农子弟读书的照顾政策,我的学费一直得到了学校给予的全免,特别是到了高中还享受了人民助学金。因此,我非常感谢党和国家、学校的关心和帮助。
1970年11月我响应党和国家“上山下乡”的号召,到皖南山区插队落户。尽管插队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我还是吃苦耐劳、严格要求自己,逐步学会了农活,提高了独立生活的能力,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得到当地农村党组织和贫下中农的关心和爱护,在1971年底被公社党委选调参加了农村的“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工作,在一个山区的生产队蹲点达一年之久。1973年初被所在大队党组织推荐参加了当年工农兵大学入学考试,当年 9月录取到了“镇江船舶工业学校(即我校的前身)”攻读造船专业(中专),1975年11月底毕业留校参加工作。

在学校读中专的两年多时间里,我学习到的知识最多,得到的收获也最大,逐渐养成了“学习——提高——再学习——再提高”的工作习惯。我不但学习到了“造船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在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在学习专业知识期间,先后担任班级团支部宣传委员和支部书记,所以我在政治上也更严格的要求自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这一切都是党和国家培养的结果,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三、只有尽心尽责地做好工作,才能不辜负党和国家对我的培养和期望
从留校工作的第一天起,我就立志在工作中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尽心尽责,努力工作,回报党和国家、学校对我的教育和培养。因此,我参加工作后一直很努力,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我曾先后从事学校校办工厂的“造船装配”工作和学生、保卫、宣传及离退休等工作。其中,专职从事学生工作的时间最长,前后达15年之久;其次,是负责离退休工作的时间,前后将近10年。


在专职从事学生工作期间,我先后担任了造船专业团总支书记兼政治辅导组组长、主任助理兼党总支副书记等职务。同时,还一直担任学生班级的政治辅导员。在工作中,全面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按照学校全面育人的精神和要求,我非常注意和学生打成一片,严格要求学生从早操、上课和晚自习都要集体行动,到食堂用餐、图书馆阅览和熄灯就寝,以及教室、寝室的布置和物品摆放都要有一定规范的做法。通过开展“校风建设”“师生共建优良学风班”和“争做文明寝室”等活动,评比“优良学风班”和“文明寝室”,将学校的“勤奋、严谨、团结、创新”八字校训落到实处。在学生的专业学习方面,我非常关心学习上比较差的学生,经常给他们以帮助和鼓励。在思想政治方面,为促进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不断形成和发展,予以帮助。特别是我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承担《人生哲理》《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法律讲座》和《形势教育》等课程和讲座,通过组织“学马列、学党章”活动,将学习好、政治素质高的优秀学生发展入党。与此同时,为更好地适应大学工作,我克服困难、在职学习、进修并取得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文凭。后来,我还承担了《船体制图》和《建筑制图》等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任务,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至今仍和不少学生保持联系。特别是退休定居上海后,经常应邀参加往届学生毕业返校的纪念活动。1982年底我加入中国共产党,多次获得学校“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以及中船总公司“毕业生分配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在从事离退休工作期间,我担任校离退休人员管理办公室(现为“离退休工作处”)副主任兼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全面工作,先后制定完善了20多项工作制度,规范日常工作和活动的开展。我和办公室的同志们一起努力为老同志服务,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及时向学校反映他们的想法和要求。在改善老同志的住房条件方面,曾先后协助学校解决了数十户老同志的住房调整,解决了数百名老同志的住房补贴;从2001年开始首创“文明健康老人”评比活动,前后共开展了4届,评选出了近二百名“文明健康老人”;在兼任校关工委秘书长期间,积极协助开展各项活动,先后组织7次参加镇江市“百名教授老区行”活动,发挥老同志的作用,深得老同志赞许。离退办连续2次被评为镇江市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所属活动室为省、市“先进活动室”;校关工委也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集体”,我个人也得到了各种“荣誉称号”。
另外,在保卫处和宣传部工作期间,虽然都只有三年左右的时间,但我也努力做了一些工作,曾获得镇江市公安局“治安保卫工作先进个人”和校“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四、退休后继续努力,积极发挥余热
2009年2月退休后,我继续努力学习和工作,担任“离退休第三党支部”书记,应聘担任船海学院党委组织员、校关工委“大学生成长驿站”指导教师和学校“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发挥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帮助学校工会的《江苏科大教工》刊物编辑做了不少工作。

上述工作,我一直做到2014年初回上海定居。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之际,抚今思昔,想到自己能成长在新中国,能和祖国同命运、共成长,真的是感慨万分!我常常想,我这么一个出生在贫苦家庭的极其普通的工人子弟,能发展成长为今天这样的一个人:能学习到知识,能为党和国家工作,为人民服务;晚年衣食无忧,还能享受到国家发展的“改革红利”。与父辈们相比,简直就是天上地下。所以,我非常满足,内心充满了成就感和幸福感!这一切的一切,完全得益于生活在新时代,得益于学校,得益于党和国家对我的教育和培养。我衷心感谢学校,感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的祖国!衷心祝愿祖国母亲永远坚强、永远蓬勃!